“大数据杀熟”真的存在吗?
早前,作家王小山在 微博 上发文质疑飞猪平台购票“大数据杀熟”。随后,飞猪通过官方微博回应质疑发声,否认平台杀熟。
一直在飞的“大数据杀熟”再次成为网络热点。
那么,“大数据杀熟”真的存在吗?澎湃新闻就此采访了几位计算机领域专家。
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所副教授林怀忠向澎湃新闻表示,从技术角度来说,杀熟操作是可行的。平台可以根据用户日常的消费行为进行数据分析,得出相应的用户数据画像,建立个人信息库。
有业内专家表示,大数据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 要规避价格杀熟现象,还要依靠企业的自律以及政府的管控,追求定价公平公正。
体验:新旧用户搜索显示的价格几乎一致
10月7日,作家王小山在微博上发文表示,在飞猪上购买机票时遇到“杀熟”问题,飞猪上售卖的机票价格高于其他订票平台,且订票价格远高于查票时显示的价格。8日傍晚,飞猪官方微博就作家王小山“大数据杀熟”质疑回应称,“飞猪敢于承诺:从来没有,也永远不会利用大数据损害消费者利益”。
早在今年年初,网友曾在网上爆料称,滴滴存在价格杀熟现象。用户在同一地点、同一时间、选择同一起止点,使用不同手机终端,显示的价格差别很大,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。
3月23日,滴滴出行CTO张博在滴滴内网撰文表示,“以前没有,以后也不会有”,并表示滴滴不存在价格歧视,价格不会受到个人、手机设备等影响。
此后,“大数据杀熟”的烈火不仅烧遍了飞猪、 携程 、 途牛 、马蜂窝等OTA平台,就连淘宝等电商平台,也有网友指出存在“杀熟”现象。
10月15日,据北京青年报报道,通过选取飞猪、携程、美团、途牛和马蜂窝这五大平台进行实验,在200次机票搜索过程中,并未出现票价大幅上涨的情况,且各平台之间的价格几乎相同,杀熟或者平台价格落差大等现象鲜有发生,不存在普遍性。
澎湃新闻也随机在飞猪、去哪儿、携程等平台上搜索相关酒店房价,发现新旧用户的两个手机终端上显示的价格几乎一致,排除优惠券或者活动返券等因素,价格方面不存在杀熟现象。
数据员:为吸流量平台也会给新用户价格优惠
那么,大数据杀熟从技术层面可行吗?
10月15日,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所副教授林怀忠向澎湃新闻表示,从技术角度来说,杀熟操作是可行的。平台可以根据用户日常的消费行为进行数据分析,得出相应的用户数据画像。
数据画像就是平台根据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建立起的个人信息数据库,用户的消费信息和个人信息都会在平台保留,平台会利用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用户行为判断。
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数据挖掘方向的胡天磊副教授表示,老用户在养成平台使用习惯后,他们更换平台的代价会比较高,比如注册账号、绑定手机、绑定支付宝账号等,所以平台理论上可以利用这一“不方便性”进行所谓的杀熟操作。
一位不愿具名的 诺基亚 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数据程序员告诉澎湃新闻,平台系统会按照相应的算法程序来分辨用户的个人数据,以用户留下的使用痕迹来分析用户对此应用平台的依赖度,新用户相比于熟客而言,使用频率相对较低,平台也会为了吸引流量给予新用户更多的价格优惠,但这也是相对而言。
业内专家也表示,用户层面无法规避自己的数据信息流向平台方,这是在互联网发展中必然存在的情况,平台对于用户数据的储存和管理应该受到更多权力的制约,这应该是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。
敬请关注本公司公众号: 众城商软之家